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
民 事 判 決 書
(2021)吉民終150號
上訴人(原審被告):黎宇鋒,男,1955年11月12日出生,漢族,住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
委托訴訟代理人:宋飛,北京市嘉佑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郭俊英,北京市嘉佑律師事務所實習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通榆縣咱家生態雞屠宰加工有限公司,住所地吉林省白城市通榆縣新發街廣白路(開發區辦公樓)。
訴訟代表人:吉林金輝律師事務所,通榆縣咱家生態雞屠宰加工有限公司破產管理人。
委托訴訟代理人:崔喆,吉林金輝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于德利,男,1978年12月10日出生,滿族,住遼寧省沈陽市蘇家屯區。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通榆縣咱家食品有限公司,住所地吉林省白城市通榆縣新發街廣白路(開發區辦公樓)。
法定代表人:于德利,該公司總經理。
上訴人黎宇鋒因與被上訴人通榆縣咱家生態雞屠宰加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咱家屠宰公司)、于德利、通榆縣咱家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咱家食品公司)追收未繳出資糾紛一案,不服吉林省白城市中級人民法院(2020)吉08民初51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上訴人黎宇鋒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宋飛、被上訴人咱家屠宰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崔喆、于德利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黎宇鋒上訴請求:一、撤銷(2020)吉08民初51號民事判決并予以改判;二、本案一、二審訴訟全部相關費用由于德利、咱家食品公司、咱家屠宰公司承擔。事實與理由:一、原審判決關于黎宇鋒應補繳出資66.8萬元的法律理解與適用存在明顯錯誤。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三(以下簡稱《公司法》解釋三)第十八條第一款適用的前提是“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資義務即轉讓股權”的情況?,F行公司法對股東出資義務改為認繳制,股東認繳出資后出資尚未屆滿繳納期限,股東對外轉讓股權,因認繳出資未到期,故出讓股權的股東并不構成對出資義務的違反,應由受讓人承擔資本充實責任。本案中,黎宇鋒在出資期未屆滿時將股權轉讓給咱家食品公司,并未違反法律規定,且咱家食品公司對當時股權繳納情況十分明確,現黎宇鋒不是咱家屠宰公司的股東,要求其承擔股東責任沒有事實依據。黎宇鋒在出資義務尚未到期的情況下轉讓股權,不屬于出資期限屆滿而不履行出資義務的情形,黎宇鋒不應再對公司承擔出資責任。原審法院對于法條的理解及適用錯誤。2020年7月31日,最高人民法院印發了《關于統一法律適用加強類案檢索的指導意見(試行)》。明確強調了法官對指導性案例的參照和對其他類案的參考和案例對法院裁判的參考作用,本案適用該意見,黎宇鋒已經向一審法院提交了多份相關案例,以及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在2016年的《關于當前公司糾紛案件審理中若干問題的討論紀要》,論證了“未履行或未全面履行出資義務即轉讓股權”的情形,不應適用該條款追究該出讓股東與受讓股東的出資責任。二、關于黎宇鋒需對所謂的1800萬“抽逃資金”承擔連帶責任的判決,一審法院存在嚴重的事實認定錯誤和法律適用錯誤。咱家屠宰公司、于德利、咱家食品公司陳述的“六筆轉出業務由黎宇鋒操作完成”系虛假事實,其亦未能提供證明此事實的依據,需承擔自己舉證不利的后果。同時所謂的“資金抽逃”行為發生時,黎宇鋒僅僅為咱家屠宰公司之監事,并非《公司法》解釋三第十四條第一款所規定的需承擔連帶責任的適格主體。原審判決系違背事實與法律的違法裁判。根據《公司法》解釋三第十四條第一款規定,股東抽逃資金需要承擔連帶責任的主體為股東、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或實際控制人,且需要對抽逃資金的行為提供了實質上的協助。黎宇鋒在2015年12月29日至31日之間并非咱家屠宰公司的股東,僅為公司監事,其對公司的財務并無任何監管職責,因此公司財務的任何狀況均與黎宇鋒的監事職責無關。即便黎宇鋒對于公司的財務具備“監管職責”,也不屬于法律規定的責任主體。同時,咱家屠宰公司未能提供黎宇鋒“協助”于德利進行所謂抽逃資金的有效證據。黎宇鋒提交了于德利親自做出的證人證言,其內容充分表達了黎宇鋒常年在深圳定居,對白城相關公司事宜并不清楚。因此咱家屠宰公司僅憑黎宇鋒監事的身份和于德利自述就認為黎宇鋒承擔抽逃出資的連帶責任違背事實及法律規定。三、原審法院在本案的審理程序和過程當中,存在眾多錯誤,不僅僅拒絕黎宇鋒申請關鍵證人丁某到庭接受問話,更是在原審判決書當中認定于德利抽逃資金的行為適用法律錯誤,原審認定的抽逃出資期間,于德利本身就不符合《公司法》解釋三第十二條抽逃的主體。且原審法院并未對6次資金轉移的行為屬于這一法條的哪一款進行確認,明顯法律適用錯誤。綜上,原審判決存在事實認定錯誤及法律適用錯誤的情形,依法應予撤銷并糾正。
咱家屠宰公司辯稱,1.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程序適當,應當予以維持,黎宇鋒的上訴請求無事實及法律依據,應當予以駁回。2.關于補繳出資,咱家屠宰公司的管理人依據《企業破產法》第三十五條規定予以追繳,且不受出資期限的限制,雖然黎宇鋒在破產之前將股權全部零價轉讓給咱家食品公司,但結合原審證據黎宇鋒仍然為咱家屠宰公司的實際控制人,依據破產法解釋相關規定,黎宇鋒作為咱家屠宰公司的發起人股東在公司設立之時沒有履行或者沒有全面履行出資義務應當承擔連帶責任,因此黎宇鋒既作為發起人股東又作為股權轉讓后的實際控制人應當承擔補繳責任。3.關于抽逃出資,黎宇鋒在上訴請求沒有論述該1800萬是否屬于抽逃出資,咱家屠宰公司關于抽逃出資的定性不作贅述,因黎宇鋒作為實際控制人,其主體資格符合破產法解釋三第14條規定,客觀上根據管理人的調查及于德利的陳述,在抽逃出資時黎宇鋒對咱家屠宰公司具有財務上的執行決定操作權,如果沒有其協助根本不能發生1800萬注冊資本轉移的事實,因此應當依法承擔抽逃出資的連帶責任。
咱家食品公司、于德利辯稱,同意黎宇鋒的意見,原審判決有誤。于德利已履行全部出資義務,不存在補繳的問題。用實繳出資償還股東借款,不存在抽逃出資問題。
咱家屠宰公司向原審法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于德利補繳出資本金人民幣1,332,000元及利息(從2019年7月31日起按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布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計算至實際繳納之日止),咱家食品公司對上述補繳出資本金及利息承擔連帶責任;2.判令黎宇鋒補繳出資人民幣668,000元及利息(從2019年7月31日起按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布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計算至實際繳納之日止),咱家食品公司對上述補繳出資本金及利息承擔連帶責任;3.判令于德利返還抽逃出資本金人民幣18,000,000元及利息(從2015年12月31日起按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布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計算至實際繳納之日止),黎宇鋒對上述返還抽逃出資本金及利息承擔連帶責任;4.本案訴訟費由于德利、黎宇鋒、咱家食品公司承擔。
原審法院認定事實,2013年12月26日,于德利實際出資1萬元、深圳市聚之盈科技有限公司實際出資9萬元,在通榆縣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記注冊了通榆縣咱家餐飲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咱家餐飲公司),注冊資本10萬元。2014年3月11日,深圳市聚之盈科技有限公司將其持有的咱家餐飲公司90%的股權全部轉讓給于德利,并辦理了工商變更登記。變更后,于德利持有咱家餐飲公司100%股權。2015年2月11日,于德利與黎宇鋒將咱家餐飲公司注冊資本金由10萬元增加到2700萬元。公司章程規定于德利認繳出資1,798.2萬元,占注冊資本66.6%,已經繳付10萬元;黎宇鋒認繳出資901.8萬元,占注冊資本33.4%,股東應于2017年2月11日前繳足認繳的出資額。同日,將企業名稱變更為通榆縣咱家禽業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咱家禽業科技)。2015年6月10日,咱家禽業科技作出股東會議決議,將咱家禽業科技在原公司存續的基礎上進行分立,分立成:咱家禽業科技注冊資本200萬元,于德利持股66.6%、黎宇鋒持股33.4%;咱家屠宰公司注冊資2000萬元,于德利持股66.6%、黎宇鋒持股33.4%;通榆縣咱家草原木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咱家牧業公司)注冊資本300萬元,于德利持股66.6%、黎宇鋒持股33.4%;咱家沃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咱家沃土公司)注冊資本200萬元,于德利持股66.6%、黎宇鋒持股33.4%?!斗至⑶?、后資產及負債清單》中,將咱家禽業科技對黎宇鋒負債18,132,770.00元,分配給咱家屠宰公司。還在存續的咱家禽業科技,未分得資產和負債。2015年8月11日,于德利、黎宇鋒與蘇州協鑫新能源投資有限公司簽訂《咱家禽業科技股權轉讓協議》,于德利、黎宇鋒將其持有的咱家禽業科技的200萬元股份全部零價轉讓給蘇州協鑫新能源投資有限公司。2015年8月26日,咱家禽業科技向通榆縣市場監督管理局作了股權轉讓和法定代表人變更登記。2013年12月16日,王某實繳出資2.97萬元,于德利實繳出資0.03萬元,登記注冊資金3萬元成立咱家食品公司。2015年6月13日,王某將其2.97萬元股權全部轉讓給于德利,于德利持有咱家食品公司100%股權。2015年7月23日于德利、黎宇鋒決定對咱家食品公司增資擴股,注冊資本由3萬元變更為13,000萬元,于德利出資7,997.2萬元,占注冊資本61.54%;黎宇鋒出資4,999.8萬元,占注冊資本38.46%,新增出資于2020年7月23日前繳足。2015年9月18日,咱家屠宰公司、咱家牧業公司、咱家沃土公司的兩個共同股東于德利、黎宇鋒,與咱家食品公司分別簽訂三份股權轉讓協議,于德利、黎宇鋒將其持有的咱家屠宰公司、咱家牧業公司、咱家沃土公司股份,全部無償轉讓給咱家食品公司。2017年6月22日,咱家食品公司與黎宇鋒簽訂咱家沃土公司股權轉讓協議,咱家食品公司將其持有的200萬元咱家沃土公司100%股權,無償轉讓給黎宇鋒。2019年7月31日,吉林省白城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2019)吉08破申3號民事裁定書,裁定咱家屠宰公司進入破產清算程序。并指定吉林金輝律師事務所擔任咱家屠宰公司破產管理人。
依據確認的無爭議案件事實和舉證、質證意見,對本案爭議的事實,原審法院認定如下:2015年6月10日,咱家禽業科技作出股東會議決議,將咱家禽業科技在原公司存續的基礎上進行分立,分立成:咱家禽業科技注冊資本200萬元,于德利持股66.6%、黎宇鋒持股33.4%;咱家屠宰公司注冊資本2000萬元,于德利持股66.6%、黎宇鋒持股33.4%;咱家牧業公司注冊資本300萬元,于德利持股66.6%、黎宇鋒持股33.4%;咱家沃土公司注冊資本200萬元,于德利持股66.6%、黎宇鋒持股33.4%?!斗至⑶?、后資產及負債清單》中,將咱家禽業科技對黎宇鋒負債18,132,770.00元,分配給咱家屠宰公司。還在存續的咱家禽業科技,未分得資產和負債。咱家屠宰公司章程規定公司的股份以貨幣形式出資,注冊資本2000萬元,其中:于德利認繳出資1332萬元,出資形式貨幣,占注冊資本的66.6%;黎宇鋒認繳出資668萬元,出資形式貨幣,占注冊資本的33.4%,全體股東認繳出資自公司成立之日起10年內繳足。2019年7月31日,原審法院裁定咱家屠宰公司進入破產清算程序,管理人接管咱家屠宰公司并委托吉林全興會計師事務有限公司,對咱家屠宰公司截止2019年7月31日的財務狀況進行審計。審計出的問題為:1.咱家屠宰公司實收資本1800萬元,尚有200萬元未到位;2.咱家食品公司于2015年12月29日至2015年12月31日分6次投入股本1800萬元,每次投入300萬元后又于當日轉出300萬元(200+100),其中前5次轉入于德利尾號0880賬戶,最后1次轉入咱家牧業公司尾號7978賬戶。后經管理人詢問于德利確認,上述6筆轉出注冊資本行為系由于德利決定,由黎宇鋒及案外人丁某共同操作完成,且于德利系咱家屠宰公司法定代表人并任執行董事,黎宇鋒任監事并監管財務。
原審法院認為,咱家禽業科技系2015年2月11日于德利與黎宇鋒將咱家餐飲公司注冊資本金由10萬元增加到2700萬元成立的,公司章程規定于德利認繳出資1,798.2萬元,占注冊資本66.6%,已經繳付10萬元;黎宇鋒認繳出資901.8萬元,占注冊資本33.4%,股東應于2017年2月11日前繳足認繳的出資額。但該公司僅成立四個月,于2015年6月10日就將咱家禽業科技在原公司存續的基礎上分立成:咱家禽業科技注冊資本200萬元,于德利持股66.6%、黎宇鋒持股33.4%;咱家屠宰公司注冊資本2000萬元,于德利持股66.6%、黎宇鋒持股33.4%;咱家牧業公司注冊資本300萬元,于德利持股66.6%、黎宇鋒持股33.4%;咱家沃土公司注冊資本200萬元,于德利持股66.6%、黎宇鋒持股33.4%?!斗至⑶?、后資產及負債清單》中,將咱家禽業科技對黎宇鋒負債18,132,770.00元,分配給咱家屠宰公司。還在存續的咱家禽業科技,未分得資產和負債。2015年8月11日,于德利、黎宇鋒與蘇州協鑫新能源投資有限公司簽訂《咱家禽業科技股權轉讓協議》,于德利、黎宇鋒將其持有的咱家禽業科技的200萬元股份全部零價轉讓給蘇州協鑫新能源投資有限公司。2015年8月26日,咱家禽業科技向通榆縣市場監督管理局作了股權轉讓和法定代表人變更登記,徹底將空殼的咱家禽業科技從于德利、黎宇鋒名下分離出去。至此,于德利、黎宇鋒實際參股和控制的三家“咱家系”公司即咱家屠宰公司、咱家牧業公司、咱家沃土公司。而2015年7月23日于德利、黎宇鋒成立的咱家食品公司,是在于德利獨資注冊3萬元的咱家食品公司基礎上增資擴股而來,注冊資本由3萬元變更為13,000萬元,于德利出資7,997.2萬元,占注冊資本61.54%;黎宇鋒出資4,999.8萬元,占注冊資本38.46%,公司章程規定新增出資于2020年7月23日前繳足。2015年9月18日,咱家屠宰公司、咱家牧業公司、咱家沃土公司的兩個共同股東于德利、黎宇鋒,與咱家食品公司分別簽訂三份股權轉讓協議,于德利、黎宇鋒將其持有的咱家屠宰公司、咱家牧業公司、咱家沃土公司股份,全部無償轉讓給咱家食品公司,完成了咱家屠宰公司、咱家牧業公司、咱家沃土公司兩個自然人股東,向法人獨資股東的轉換。但由于咱家食品公司的兩個自然人股東仍然是于德利、黎宇鋒,持股比例于德利占注冊資本61.54%;黎宇鋒占注冊資本38.46%,其二人實際是通過咱家食品公司間接持有和控制咱家屠宰公司、咱家牧業公司、咱家沃土公司的股份和財產,該四家公司為關聯公司。
原審法院認為,關于咱家屠宰公司200萬元未實際繳納的注冊資金問題,是咱家屠宰公司破產清算期間,經審計機構審計出的結果。對此,于德利、黎宇鋒、咱家食品公司未出示注冊資金全部繳納到位的相關證據予以反駁。因此,依據咱家屠宰公司章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第三十五條關于“人民法院受理破產申請后,債務人的出資人尚未完全履行出資義務的,管理人應當要求該出資人繳納所認繳的出資,而不受出資期限的限制?!钡囊幎?,咱家屠宰公司已經人民法院受理破產,其股東未完全履行的出資義務加速到期,咱家屠宰公司管理人要求于德利、黎宇鋒全面履行出資義務,符合法律規定,應予支持。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三)》第十八條第一款關于“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資義務即轉讓股權,受讓人對此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公司請求該股東履行出資義務、受讓人對此承擔連帶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公司債權人依照本規定第十三條第二款向股東提起訴訟,同時請求前述受讓人對此承擔連帶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的規定,咱家食品公司作為咱家屠宰公司的關聯公司,其在知道于德利、黎宇鋒未實繳咱家屠宰公司出資的情況下,無償受讓于德利、黎宇鋒持有的咱家屠宰公司股份,因此,對于于德利、黎宇鋒未實際繳納的200萬元出資,應承擔連帶責任。由于于德利、黎宇鋒未出示證據證明各自未繳納出資的實際數額,故應當按照公司章程約定的股權比例承擔出資義務,于德利應補繳出資133.2萬元;黎宇鋒應補繳出資66.8萬元。并承擔法院受理破產日2019年7月31日起至給付之日的利息。關于于德利抽逃1800萬元出資問題。原審法院認為,經審計機構審計,咱家食品公司于2015年12月29日至2015年12月31日分6次投入股本1800萬元,每次投入300萬元后又于當日轉出300萬元(200+100),其中前5次轉入于德利尾號0880個人賬戶,最后1次轉入咱家牧業公司尾號7978賬戶。對于上述轉出款項,于德利辯稱是公司償還其個人墊付款項,但無論在破產審計期間,還是本案訴訟中,于德利均未出示相關證據證明其主張成立。相反,于德利在庭審陳述中,表述從咱家食品公司打來的這1800萬元,就是完成實繳動作和行為。因此,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三)》第十二條關于“公司成立后,公司、股東或者公司債權人以相關股東的行為符合下列情形之一且損害公司權益為由請求認定該股東抽逃出資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一)制作虛假財務會計報表虛增利潤進行分配;(二)通過虛構債權債務關系將出資轉出;(三)利用關聯交易將出資轉出;(四)其他未經法定程序將出資抽回的行為?!钡囊幎?,對于于德利從咱家屠宰公司轉出的1800萬元,應認定為抽逃出資。對于抽逃出資行為的責任認定問題,經破產管理人詢問于德利得知,上述6筆轉出注冊資本行為系由于德利決定,由黎宇鋒及財務人員丁某(其二人分別掌管著公司銀行賬戶的U盾)共同操作完成,且于德利系咱家屠宰公司法定代表人并任執行董事,黎宇鋒任監事并監管財務。抽逃的1800萬元中,1500萬元轉讓于德利個人賬戶,300萬元轉讓于德利和黎宇鋒的關聯公司咱家牧業公司。由于于德利個人在咱家屠宰公司認繳出資只有1334萬元,顯然于德利抽逃的出資,不僅是其本人出資,還有其另一個股東黎宇鋒的出資。在對公司財務審計時,于德利明確上述行為是其決定,由黎宇鋒和財務主管丁某完成,因此,應認定抽逃出資行為,是于德利和黎宇鋒共同的行為。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三)》第十四條第一款:“股東抽逃出資,公司或者其他股東請求向公司返還出資本息、協助抽逃出資的其他股東、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或者實際控制人對此承擔連帶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的規定,咱家屠宰公司要求于德利、黎宇鋒返還抽逃出資1800萬元,并承擔抽逃日2015年12月31日起至給付之日止的利息,應予支持。綜上所述,于德利、黎宇鋒未繳出資200萬元,應予補繳。咱家食品公司明知于德利、黎宇鋒出資未全部繳納,仍受讓其全部股份,應對未繳出資承擔連帶責任。于德利、黎宇鋒抽逃出資1800萬元,應予返還并賠償損失。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第二十五條第(七)項、第三十五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三)》第十二條、第十四條第一款、第十八條第一款,《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二條之規定,原審法院判決如下:一、于德利于判決生效后五日內補繳出資本金人民幣1,332,000.00元,并賠償利息損失(從2019年7月31日起至2019年8月19日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同期貸款利率計算;2019年8月20日起按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布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計算至實際繳納之日止),咱家食品公司對上述補繳出資本金及利息承擔連帶責任;二、黎宇鋒于判決生效后五日內補繳出資人民幣668,000.00元,并賠償利息損失(從2019年7月31日起至2019年8月19日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同期貸款利率計算;2019年8月20日起按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布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計算至實際繳納之日止),咱家食品公司對上述補繳出資本金及利息承擔連帶責任;三、于德利、黎宇鋒共同返還抽逃出資本金人民幣18,000,000.00元,并賠償利息損失(從2015年12月31日起至2019年8月19日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同期貸款利率計算;2019年8月20日起按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布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計算至實際繳納之日止)。案件受理費141,800.00元,由于德利、黎宇鋒、咱家食品公司共同負擔。
本院審理過程中,雙方當事人均未提交新的證據。本院對原審查明的事實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1.雖然于德利、黎宇鋒按公司法的規定采取認繳的方式向咱家屠宰公司出資且將股權轉讓給咱家食品公司時認繳出資的期限尚未屆滿,且于德利、黎宇鋒成立咱家食品公司采取認繳注冊資本金的方式將注冊資本由3萬元增加到1.3億元,這種以小搏大的股權安排方式并非法律所禁止,但是咱家屠宰公司與咱家食品公司均是由于德利與黎宇鋒共同持股控制的公司,其二人在持有上述兩公司股份期間,同時持有咱家牧業公司及咱家沃土公司的全部股份,對于其二人持有的上述股份,僅在咱家食品公司實繳注冊資本3萬元,其余出資形式均為認繳,在此情況下,于德利與黎宇鋒將其二人持有的咱家屠宰公司、咱家牧業公司、咱家沃土公司的全部股份無償轉讓給無出資能力的咱家食品公司持股,由咱家屠宰公司的直接控股股東變為間接控股股東,其實質是為實現利用公司獨立人格和股東的有限責任規避其個人的出資義務的目的,將投資風險轉嫁給債權人,因此,雖然咱家屠宰公司登記持股人的變更導致了公司治理結構外觀發生變化,但是于德利與黎宇鋒實質仍是公司意志的決策主體,其二人對公司的控制權并未發生變化,本案系基于投資人的出資義務產生的公司內部糾紛,不應受公司治理結構外觀變化的制約,其出資義務不能因認繳和轉讓的事實予以免除,故對于黎宇鋒主張的已經通過股權轉讓方式轉移了出資義務的主張本院不予支持。2.關于抽逃出資的問題,雖然黎宇鋒抗辯其既未實施抽逃出資又未實施協助抽逃出資的行為,但是“咱家系”公司的經營模式是二人共同意志的體現,在公司設立、增資過程中,均未實際出資,于德利以咱家食品公司名義反復轉入轉出注冊資本金的目的并非為實現個人利益,是為完善二人共同確立的經營模式并最終實現共同的投資利益,因此,對黎宇鋒主張的與抽逃出資行為無關的上訴理由,本院不予支持。
綜上,黎宇鋒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七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141,800元,由上訴人黎宇鋒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付 麗
審 判 員 劉 忠
審 判 員 劉 巖
二〇二二年一月十一日
法官助理 盧彥伊
書 記 員 陳柚圻